集宁师范学院学报杂志
中国学术期刊(光盘版)全文收录期刊
主管/主办: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/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
国内刊号:CN:15-1360/G4
国际刊号:ISSN:2095-3771
期刊信息

中文名称:集宁师范学院学报杂志

刊物语言:中文

刊物规格:A4

主管单位: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

主办单位: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

创刊时间:1980

出版周期:季刊

国内刊号:15-1360/G4

国际刊号:2095-3771

邮发代号:

刊物定价:172.00元/年

出版地:内蒙古

首页>查看文章

小学数学:跨学科搭桥,搭建 “五育融合” 成长阶梯

时间:2025-04-03 13:15:26


跨学科学习作为一股新兴力量,正成为推动小学数学实现 “五育融合” 的关键引擎,为培育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子开辟新路径。

跨学科学习与 “五育融合” 的内涵剖析

跨学科学习:打破知识壁垒的桥梁

12bb0c11d8ab660fafebe7e0e90b3b2d.jpg

跨学科学习并非简单的学科叠加,而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系、研究方法以及思维模式巧妙融合于特定学习主题或项目之中。比如在 “校园绿化规划” 项目里,学生既要运用数学中的测量、面积计算知识确定绿植种植区域大小,又需借助科学对植物习性的研究,挑选适宜本地生长的植物品种,还要从美术视角考量绿植布局的美观性。这种学习模式促使学生突破单一学科局限,学会从多元视角剖析问题,进而提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,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。

从本质上讲,跨学科学习是对传统学科教学模式的一种革新。传统教学往往将学科知识孤立传授,学生难以看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。而跨学科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网络,把数学中的数量关系、空间概念与其他学科的原理、现象紧密相连。例如在探讨地球公转与四季更替现象时,数学中的圆周运动知识能帮助学生理解地球公转轨道,地理学科知识解释四季形成原因,多学科协同让学生对这一自然现象形成更全面、深入的认知。

“五育融合”:全面发展的基石

“五育融合”,即德育、智育、体育、美育与劳动教育相互交织、有机统一,共同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助力。在小学数学课堂融入 “五育融合” 理念,意味着教师不能仅聚焦于数学知识传授,更要借数学教学这一载体,全方位塑造学生的品德修养,磨砺思维能力,增强身体素质,培育审美情趣,锻炼劳动技能,助力学生在数学学习进程中实现全方位发展。

德育为学生成长指引方向,是塑造健全人格的关键。智育侧重于开发学生智力,培养逻辑思维、创新思维,是学生掌握知识、提升能力的核心环节。体育强健学生体魄,为学习与生活提供有力的身体保障。美育陶冶情操,培养学生发现美、欣赏美、创造美的能力。劳动教育则让学生通过实践,掌握劳动技能,树立正确劳动观念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,“五育融合” 旨在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与运用过程中,同步收获品德、智力、体质、美感、劳动素养的提升,达成综合素质的全面进阶。

以跨学科学习推进小学数学 “五育融合” 的实施策略

德育与数学学科:深度交融,铸魂育人

在数学课堂上,教师可引入数学史与数学家的故事,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科学精神。像讲述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,在计算工具简陋的情况下,凭借非凡毅力与智慧,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,领先世界近千年。学生在了解这段历史时,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,也能深刻体会到科学家追求真理、不懈探索的精神。

教师还可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伦理相关内容。比如在数据统计与分析环节,强调数据真实性、准确性的重要性,让学生明白在数学研究与应用中不能弄虚作假,培养诚信品质。在数学竞赛、小组评比等活动中,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输赢,鼓励公平竞争,培养胜不骄、败不馁的良好心态。

面对复杂数学问题,教师组织小组合作探究,鼓励学生相互交流、共同攻克难题。在此过程中,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,学会在分歧中达成共识,团队协作精神与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得以培养。在小组合作完成数学建模任务时,成员间需要明确分工,有的负责收集数据,有的负责建立模型,有的负责验证结果,大家相互配合,共同为完成任务努力,期间若遇到困难,也会在彼此鼓励下坚持尝试不同解法,直至问题解决。

智育与数学学科:核心联动,启迪思维

数学本就是智育的核心板块,通过对概念、定理的推导,问题的分析、解决,学生的逻辑思维、抽象思维能力稳步提升。以 “圆柱体积” 教学为例,教师引导学生将圆柱转化为长方体,借助长方体体积公式推导圆柱体积公式,这一过程极大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与逻辑推理能力。

在日常教学中,教师可通过设置开放性数学问题,激发学生创新思维。如在学习图形拼接后,提出 “用若干个相同的三角形能拼出哪些不同的多边形,有多少种拼法”,学生在尝试过程中,不断探索新的拼接方式,创新思维得到有效锻炼。

跨学科学习为数学添砖加瓦,拓宽知识边界。在统计知识教学时,教师引入语文中的调查报告,学生学习如何精准提炼关键数据;融入科学实验数据,让学生学会严谨处理、分析数据,掌握不同领域数据处理方法,丰富数学学习内涵。在学习概率知识时,可结合生活中的抽奖、天气预报降水概率等实例,还能关联到经济学中的风险评估概率,让学生体会数学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,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。

体育与数学学科:趣味结合,强身益智

设计贴合体育场景的数学活动,让学生在运动中领悟数学魅力。体育课上,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测量跑步速度,学生运用路程除以时间的公式,计算出各自及小组平均速度,既加深对数学公式的理解,又在实践中掌握速度测量方法。

在体育赛事组织中,融入数学知识。如举办校园运动会,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编排比赛赛程,计算运动员积分,设计奖牌分配方案等。在篮球比赛中,计算球队的投篮命中率、三分球命中率,分析球员上场时间与得分效率的关系,这些活动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体育实践紧密结合。

开展 “数字接力跑” 游戏,学生分组接力跑步,在传递数字卡片时完成指定数学运算,如加法、乘法等。学生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,数学运算的熟练度与反应速度大幅提升,实现体育锻炼与数学学习的双赢。还可设计 “跳绳中的数学” 活动,学生记录自己在不同时间段内的跳绳次数,计算平均每分钟跳绳数,对比不同同学跳绳速度的差异,通过这样的活动,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,也提升了数学分析能力。

美育与数学学科:巧妙相融,以美启真

数学蕴含丰富美学元素,教师引导学生挖掘对称美,通过展示故宫建筑、埃菲尔铁塔等对称建筑图片,以及蝴蝶、雪花等自然对称图案,让学生感受数学对称之美,理解图形对称原理。在黄金分割教学中,呈现名画、摄影作品中黄金分割比例的应用,培养学生审美鉴赏力。

在数学图形绘制中,教师引导学生注重线条流畅、色彩搭配,赋予数学图形艺术美感。比如在绘制几何图形手抄报时,学生用彩笔精心描绘图形,搭配和谐色彩,让原本单调的数学图形变得生动有趣。

鼓励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创作艺术作品。学生可利用几何图形绘制创意画作,以三角形、圆形、正方形组合成独特图案;还能依据函数公式,借助绘图软件绘制优美函数图像,将抽象数学知识转化为具象艺术作品,培养创造力与审美情趣。学生以数学中的斐波那契数列规律为灵感,创作螺旋状的艺术雕塑,或是利用坐标知识绘制出富有创意的城市地图式画作,在创作过程中,数学与艺术完美融合。

劳动教育与数学学科:实践结合,知行合一

教师结合数学知识布置劳动实践任务,如组织学生测量教室面积,学生需运用长度测量工具,记录数据并运用面积公式计算,完成后再安排粉刷教室墙面任务,让学生根据面积计算所需涂料用量,将数学知识切实应用到劳动实践中,提升动手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
在校园农场劳动中,学生运用数学规划种植区域。测量土地面积后,根据不同农作物生长特性与市场需求,合理分配种植面积,计算种子、肥料用量等。在制作手工艺品劳动课上,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设计作品尺寸,规划材料裁剪方案,确保材料合理利用,降低成本。

在日常教学中,教师渗透劳动价值观,以建筑工人运用数学计算建筑尺寸、农民运用数学规划农田面积等实例,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在各类劳动场景中的关键作用,培育学生尊重劳动、热爱劳动的情感。邀请不同行业从业者走进课堂,分享他们在工作中如何运用数学知识,如快递员如何规划最优送货路线,让学生直观感受数学与劳动的紧密联系,树立劳动创造价值的观念。

以跨学科学习推进小学数学 “五育融合” 的意义

促进学生全面发展

跨学科学习拆除了学科间的 “围墙”,学生在数学与多学科知识的交融碰撞中,品德得以滋养,智慧得以启迪,体魄得以强健,美感得以熏陶,劳动技能得以锻炼,真正实现德智体美劳全方位成长,为未来发展筑牢根基。

通过跨学科学习,学生在不同学科知识的交互影响下,形成更完善的知识体系与思维模式。在品德层面,学会在不同文化、价值观的知识中汲取养分,塑造包容、正直的品格;在智慧上,打破思维定式,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;身体因体育与数学结合的活动更健康;审美因数学与艺术的融合更敏锐;劳动技能在数学知识辅助下更高效,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。

提高学生学习兴趣

将数学与其他学科深度融合,赋予数学学习全新活力。学生在跨学科学习活动中,发现数学在生活各领域的实用价值,如用数学优化家庭理财、规划旅行行程等,数学不再是书本上枯燥的数字与公式,而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得力工具,这极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主动性。

在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中,学生围绕真实生活问题展开探究,如设计社区垃圾分类方案,过程中运用数学统计垃圾量、分析分布规律,结合环保知识制定分类策略,再通过美术设计宣传海报。这种贴近生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与实用性,从而主动投入数学学习,探索知识奥秘。

培养学生综合素养

跨学科学习中,学生需调用多学科知识与技能解决复杂问题。例如在 “设计校园节水方案” 项目里,学生既要运用数学统计用水量、计算节水潜力,又要从科学角度分析节水方法可行性,还要结合美术设计宣传海报推广方案。在此过程中,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显著提升,学会灵活运用知识,从多元视角解决问题,为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做好充分准备。

在跨学科学习实践中,学生不断积累经验,学会在不同学科知识间灵活切换、协同运用。面对新问题时,能迅速调动相关学科知识,尝试多种思路解决,这种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,让学生在未来无论是面对学业挑战,还是职场、生活中的复杂情境,都能游刃有余,展现出更强的适应力与竞争力。

以跨学科学习推进小学数学 “五育融合”,是顺应教育发展趋势、培育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,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探索、积极践行 。